国民家轿一哥陨落!

曾几何时,红色夏利出租车风靡街头,成为一代人的记忆。在频频变卖“家产”后,丧失造血能力的一汽夏利,只剩“躯壳”一具。如今四处求援,无人接盘。

10月16日,据第一财经消息,天津一汽夏利股份有限公司(下称“一汽夏利”)工厂已经停止了作业,公司园区内不见物流车辆和工作人员,萧条而沉寂。而设在一汽夏利公司场地内的天津博郡汽车有限公司(下称“博郡汽车”)也已人去楼空,场内也没有任何关于博郡汽车的标识。

公司的前身是天津汽车夏利股份有限公司,成立于1997年8月28日,1999年6月28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网定价发行,同年7月27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,从而成功进入中国资本市场,成为汽车板块中的一支重要力量。2002年,一汽集团重组天津汽车集团公司之后,夏利并入一汽集团自主事业板块。

上世纪八九十年代,中国汽车市场还以政府、企业、出租行业用车为主,如今售价仅需六七万元的桑塔纳,当时高达30万元左右。让用户能得到最大的实惠利益是夏利人造车的根本宗旨。

夏利以其相对较低的价格,皮实、耐用、省油的特性,受到出租行业和部分用户的青睐。

从研发之初,夏利就遵循从中国国情出发,因地制宜,因时而异的造车理念,“省钱、省心、 省时”更是完全从百姓生活出发,为中国百姓提供“新实利主义”的承诺。18年的品牌信誉,使夏利已成为中国平民百姓心目中最地道的入门级轿车。

在许多老北京人的回忆里,上个世纪九十年代,成排的红色夏利出租车是大街上的一道独特风景。打车的时候,精明的他们会避开每公里单价1.6元的捷达,而专选单价1.2元的夏利。

不少市民戏称,是夏利让中国普通老百姓尝到了坐轿车的滋味。夏利“国民车”的称谓也由此而来。

中国车市的高增长红利一直从2000年延续到2017年,但是在2008年时,一汽夏利就出现了转折点。一位知情人士说,当时夏利的销量是上涨的,但市场份额在降低。

2011年,一汽夏利销量达25.3万辆巅峰。彼时,全国大街小巷,抬眼望去,红通通一片夏利车,何等风光。

2012年开始,一汽夏利节节败退。据统计,2013年-2018年的6年间,一汽夏利就累计亏损了82.33亿元。

在2013年、2014年,一汽夏利因连续亏损被评为ST股后,为“摘帽”而开启了“卖卖卖”的节奏。先是卖掉产品开发中心整体资产、动力总成制造部分相关资产;再到内燃机、变速器分公司等。甚至到最后,连续对其所持的“王牌资产”——一汽丰田股份下手。

2016年、2018年,一汽夏利将其持有的一汽丰田的30%股权,分两次出售给一汽股份,作价25.6亿、29.23亿。交易完成后,一汽夏利也不再持有一汽丰田的任何股权。

2019年10月,为获取生产资质,博郡汽车与连年亏损的一汽夏利成立合资公司天津博郡。然而,合资公司成立后,博郡汽车并未履行义务。一汽夏利在其公告中称,截至2020年1月12日,博郡仅向合资公司支付1400万元,剩余注资并未到账。

今年9月份,一汽夏利重组方案正式明确,主要包括一汽股份无偿转让持有的一汽夏利股份、重大资产出售、发行股份购买资产以及募集配套资金四个部分。一汽夏利拟将名下所有资产和负债以1元的作价卖给了一汽股份。

在出售资产、戴帽摘帽的恶性循环中,一汽夏利几经辗转腾挪。在“一元贱卖”华利,以及此次卖地、厂房以及设备后,终于“卖无可卖”。

今年10月16日,天津一汽夏利股份有限公司(下称“一汽夏利”)工厂已经停止了作业,公司园区内不见物流车辆和工作人员,设在一汽夏利公司场地内的天津博郡汽车有限公司(下称“博郡汽车”)也已人去楼空。

一汽夏利从此将成为历史,曾经属于一代人记忆的夏利汽车,彻底挥别历史舞台。

从夏利汽车的发展历史来看,夏利车的车型并没有翻天覆地的变化,而且看起来还是那么不“新潮”。特别是在比亚迪、吉利、长城等自主品牌纷纷创新时,一汽夏利却依旧在低端车市场徘徊。

2002年,一汽集团与天汽集团签署重组协议,公司更名为天津一汽夏利汽车股份有限公司。后者却把大量的资金投入到一汽大众、一汽奥迪、一汽丰田等合资品牌。夏利就这样被“冷落”,这次看似平常的调整,却让一汽夏利的业务一蹶不振。

在与博郡的合作中,合作伙伴博郡早已自顾不暇。除了此前屡次陷入欠薪、裁员、资金链断裂传闻外,造车新势力的融资渠道收紧,亦给博郡的未来增加了不少阻力。一汽夏利则仅剩下作为上市公司的“空壳”,如今四处求援,无人接盘。